乒乓球比赛越看越觉得没有意思,你有没有同感?
我不认同,别看到乒乓球比赛中国都拿冠军,如果你看过比赛过程就知道,金牌不是顺手就来,而是困难重重,是运动员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得来的,就拿这次世乒赛来说吧,半决赛和日本队相遇,张本智和连拿二分,要是日本三单再强一点,那中国队就银牌都拿不到,那还不被全国人民大骂。就拿决赛对德国来说,也不是十拿九稳,你看也是落后,暂停,调整,超越…其实国乒长盛不衰除了长期艰苦训练还得坚强的意志品质,因为他们知道这是国球不能输,国家荣誉高于一切。所以乒乓球比赛不但要看,还要学习。
我也有同感,不管是来自哪个国家,不管是教练员还是运动员,净是中国人的面孔,有点全运会的感觉。
再者,也是因为中国男女乒乓球选手实力过于强大了,在世界上是名副其实的乒乓球“梦之队”。让比赛还没有开始,实际上就已经结束了。因为冠军奖杯🏆早已经有了它的归属。
举目望世界,目前只有日本选手张本和伊藤还能或多或少给世界乒坛带来点热点、亮点,还能够吸引到国人的目光,还能让国人对比赛有些期盼。
不是越看越没意思,是这运动本来就不好看;
大家有没有发现,一项运动的受欢迎程度其实和场地大小有很大关系,最直白的解释就是场地小就看不清,看不清当然就没人看,想想那些全球最流行、商业价值最高的运动,足球、赛车、网球、高尔夫等等,想要观众山呼海啸,首先得有足够大的地方给他们落座嘛;
说回乒乓球,其实我们不妨可以重新审视一下,之所以之前觉得它好看是因为自己确实很喜欢这项运动吗?如果不是,或者自己根本就不打乒乓的话,是什么让我们觉得这项运动好看的?是因为这项运动客观上就是很***、精彩?还是因为这项运动中还夹带了一些运动之外的因素,如民族自信心?或是因为电视天天放乒乓别无选择,看得久了也就不觉得难看了?
其实一项运动是否受欢迎是可以从它的商业价值反推的,商业价值高,说明它的市场大,市场大表示看的人多,看的人多不就是因为它观赏性强、***嘛,反之亦然;
乒乓球的商业价值在运动界显然是很低的,这个单从赞助商的数量就能看出来,对比一下赛车手、男足运动员,网球运动员、高尔夫球员们的衣服上,新闻发布会背景墙,颁奖台背景墙上塞都塞不下的商标就很清楚了;
我知道一直有很多人以为别人不玩乒乓是因为我们太厉害了,我也希望是这样,但很抱歉,因果完全理解反了,正确的逻辑是:没有观赏性的项目就无法吸引观众,无法吸引大批观众的运动就没有市场价值,没有市场价值的运动就不会有什么人玩,别人不玩就我们玩,还玩的那么认真,成绩当然好了(这里没有任何贬低运动员成绩的意思,但恕我直言,包括跳水、举重、体操及所有女子项目都是如此),所以商业价值低的运动都会成为小众项目,而小众项目理论上都不会好看,因为沦为小众本身就代表了多数观众选择的结果了。
中国乒乓球队对阵一些几乎都叫不上名字的小国家球队,简直就如同是国家供养的中国职业球员打外协自费参赛的业余选手。有几个喜欢看这样的一边倒,输赢没有任何悬念的比赛呢?
这项运动本身就缺乏观赏性,由于场地小球速快,除了发球接发球环节可以有一点战术变化外,剩下的就是比稳定性基本功,打得眼花缭乱不亦乐乎,但无外乎狂抽猛送,即便打出几个好球,但由于节奏太快,观众很难有那种窒息的代入感,一分都是瞬间一下就没了,都还没回过神来,只能事后叫个好。不像羽毛球和网球,拍与拍之间有对拉,有放短,有网前,有节奏变化也有战术配点,比赛内容更丰富,观众可以感受到每一拍产生的那种张力,看得更有味道。
乒乓球比赛讲解分析?
要讲解比赛双方各自的打法。比如说甲是弧圈型选手,乙是快攻加弧圈型选手。再比如甲的优势在正手势大力沉,乙的优势在反手,反手弹击犀利。
还要讲解双方的战术。比如说甲方***用调左压右或者调右压左。而乙方通过不断的搓球,防守反击与对方周旋。
还要讲解双方各自发球的特点,使用了怎么样的战术与套路,比如说发下旋球,侧身抢拉弧圈球,比如说发侧上旋侧身抢攻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jesitte.com/post/15848.html